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

【札記】神秘的構圖奧義?!-Krenz課程心得紀錄




作品上市時,大家看到的都是完整的成品,
給的感想或許是:「美」或「不美」
但自己對於「好看」的定義、有時也說不出之所以然。

很高興前陣子能一群人一起參與Krenz的繪畫課,
在創作底下,
試著用理性的分析和實踐、去彼此提升「美」這件事!






關於構圖,
我在國高中的美術課本第一次接觸到。
比如說「三分法」(把畫面分成三等份)、
「流線型構圖」(畫面的很多東西串成流線型)、
「放射線構圖」(把畫面物品排成放射狀吸引讀者視線)、
「黃金比例」(仙人掌生長曲線和海螺的形狀?!)
......等等,

更有拆解名畫的構圖來說明美感的方法,
但當時這些構圖方式只能在美術課本驚鴻一瞥,
往後甚至有人調侃:
「這不過是事後諸葛!」
「這只不過是倒果為因~」
「只不過是拿名畫去套公式,剛剛好符合罷了!」
這樣的質疑和論點時時出現。


當時的我懵懵懂懂,
總覺得應該不只如此啊?!
當中應該有可以挖的道理才對啊?!
但有時觀念像是學習道路上的指路燈,
沒有拿好的燈來照,
根本就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找路才好。

這就是傳說中的『方法比努力重要』嗎?!!!(吶喊)


很幸運後來能夠上Krenz老師的課,
在他的「電繪上色」和「進階透視」(後改為人體動態與造型)中,
再再地提到「理性學習」的觀念。


「有人說學習經典的構圖是事後諸葛,
-------就算是事後諸葛,那又如何呢
能夠經由學習前人創作中的思考脈絡和智慧來提升自己,
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嗎?」


這段Krenz老師的OS真是讓人心胸舒展----(展臂淚流
也讓人感受到投入新領域的雀躍。



於是剛開始先投入了穆夏的構圖拆解練習如下:
【使用慕夏畫作的構圖練習】
1.找出畫的支撐線:畫中有一條支撐重點的線
2.找出畫中的曲線:讓圖畫產生律動感的曲線
3.找出畫中的物件分佈:用物件去暗示構圖和「破」構圖
4.解離出畫作構圖後,用畫家的構圖+自己的判斷去學習畫出新構圖














這樣的實驗重複近十次之後,
確實的從前人作品裡學到很多「成品底下的智慧」!
也像是跟著慕夏當年構圖時的思考邏輯走過一般,
覺得溫馨。(再次拭淚

在這之後,
Krenz老師也在上色課提示大家
甚至可以挑戰以前課本提到的「黃金比例構圖」!
是的,就是那個長得像海螺、分割比例為1.618然後當時沒人看得懂的東西






(圖片來源:http://news-b5.zhengjian.org/2014/05/07/21890.%E7%A0%B4%E8%A7%A3%E2%80%9C%E9%BB%84%E9%87%91%E6%AF%94%E4%BE%8B%E2%80%9D1-1618.html)


以人的眼睛舒適度來看,
1:1.618讓人感覺到非對稱的靈活感和安心感,
螺旋狀的構圖相較於三分法、也讓人感覺更為生動。

在課堂的分享和私下多次的練習之後,
我決定也在創作案件中練習這種
「就算是事後諸葛那又如何呢?」的挑戰XDDD



這次的實驗使用在遠見天下雜誌《未來兒童》月刊
2017年1月號的《周處除三害》封面扉頁上!
首先先將《周處除三害》的人物、角色、元素彙整後
調整定位如下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【使用黃金比例的構圖實驗】

1.大構圖暗示著黃金比例的螺旋動態
2.大物件暗示著每個「1.618」處的橫線直線
3.小物件暗示著更細節的構圖暗示
4.但盡量不要做到完全貼合,要有物件去破



完成之後就會像下面這樣的完稿↓↓↓↓↓
可以看到每個物件(刀鞘、頭髮、膝蓋、手指、老虎....等)
都盡力的暗示著整張構圖的細節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完成之後關掉黃金比例的構圖,
就成為讀者眼中看到的成品!
若是成功的話,
就會讓人感到「這張畫很有趣!」的氛圍,
也讓畫圖的自己有了不同的體會和嘗試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完成這張完稿之後,
很麻煩老師的再次拿給他指教,
老師提出了修改意見如下圖:
「應該要用水花或其他物件再去做『破』,
構圖改為更暗示(不要太明顯)會更好。」

而我也覺得如果下次能進一步
將主角擺到黃金螺旋的中央而不是旁邊,
或許更能讓畫面變得好看!




學習能夠找到對的方向很重要,
尤其真心感謝Krenz老師總是不藏私的跟大家分享觀念,
三不五時讓大家突破盲腸啊啊~~~!

真心推推有繪圖底子也想更上層樓的朋友去上課:D

【Krenz課程網站連結】
http://krenzartwork.weebly.com/26032353382455522577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